2021年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基金会 发表时间:2022-09-12    【字体:

 

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21年工作报告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里,基金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市残联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理事、监事和秘书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基金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和不利影响,广泛动员社会慈善力量,积极创新发展小额众筹,持续推进对口支援帮扶,扎实推进公益项目和公益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年度既定目标和任务,为提升首都残疾人社会保障、增进首都残疾人民生福祉做出了新的贡献。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基金会共筹集各类款物折合2456.59万元,组织筹划重点公益项目5个,建成了全市首家多元人群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助残服务工作,努力推动首都慈善公益事业,成为推动北京和谐包容、展现文明进步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依法公开项目执行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在基金会中心网公益透明指数评估中达99.33分。

一、2021年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公益事业融合新高度。

基金会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着力将基金会工作融入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和残联的大事、要事,切实解决好残疾群众的难心事、烦心事。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基金会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各类学习和主题活动,使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为残疾人服务的理念和行动更加扎实二是严格落实联合组织生活制度。毫不放松抓好基金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联合开展“唱响红色歌曲,传承百年信仰”国家大剧院送艺术盛宴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组织策划“喜迎冬残奥,一起向未来”主题党日活动,营造冬奥冬残奥会浓厚氛围。募集物资慰问困难残疾人和助残社会组织,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爱心,团结他们听党话、念党恩、跟党走。三是积极承办主题公益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联合举办“残健共融迎冬奥、献礼建党100年”庆祝第三十一个全国助残日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公益活动,来自全市各行各业10个方阵代表在百米长卷上“同心圆梦绘彩图”,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出席活动,提升了基金会的策划、组织能力,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四是积极推进“我为残疾人办实事”项目。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解难题总要求,筹集资金180万元扶助2家温馨家园开展5G技术体验和应用项目,提升信息化助残水平,受到残疾人的一致好评。五是携手助力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协调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免费提供2辆车使用权,专门为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运动员提供出行便利,得到教练员和残疾人运动员的充分认可。

(二)整合社会资源,推出公益助残项目新举措。

       结合新时代首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新变化,基金会积极探索网络助残模式,通过新型筹措方式,努力扩大社会公众捐赠覆盖面。一是开通网上月捐助残项目。创新开展小额众筹,通过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开发微网站,优化电子捐赠发票业务,实时开展网上项目筹款。二是开创“一份菜一份爱”公益众筹项目。与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合作,号召商家推出公益菜品,每消费一盘公益菜品捐款1元,支持助残公益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已有59个餐饮品牌、150家餐厅参与其中,筹集善款近20万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也提升了筹款水平。三是开展“我在内蒙有只羊”消费扶贫项目。作为持续实施3年的公益项目,去年动员社会资金132.4万元,认购肉羊662只,助力内蒙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户均增收8000元,持续提升受援地区残疾人生活品质。

(三)发挥慈善力量,实现精准助残服务新突破。

一是积极对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实施集善“如新蜜儿餐”“亮耳联通助听行动”和“云听”卡等3个项目,有20万人次残疾人、30个助残社会组织从中受益。二是动员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康复医院等残疾人服务机构捐赠床品255套(件),改善残疾人康复训练和托养生活环境。三是携手北京台宏康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向我市助残社会服务机构、市聋人协会提供6000罐辅助食品,促进残疾婴幼儿均衡营养和健康。四是继续配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爱的滋润”助残公益项目,接收LG公司捐赠的日用品2777件,用于资助困难残疾母亲、一线抗疫残疾人工作者、爱心企事业单位及对口帮扶的内蒙重点旗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四)丰富项目内容,打造多元助残就业新名片。一是组织“公益助残、商业向善”百场思享会。

       邀请专家学者、爱心企业和个人,研讨交流如何发挥慈善力量扶残助残,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等问题。二是做好北京残疾青年融合创业大赛成果转化。筹集资金打造建设双井1500平米We+多元人群创业就业孵化基地,通过打造浸润式的残疾人就业场景,向社会宣传展示残疾人实岗就业安置模式,提升基金会的品牌影响力和项目执行力。三是加强自身宣传提升社会知名度。积极与互联网、新闻宣传等单位联系,主动和新兴媒体沟通,宣传公益事业,交流助残工作,洽谈合作意向,扩大基金会影响。目前已与快手、抖音分别达成了捐赠资金、助自闭症康复研究等项目合作意向。

(五)加强友好协作,展现首都各界公益新形象。

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和单位,携手援助河南、内蒙、天津、河北、青海等地受灾受困残疾人去年,基金会向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善款20万元,消毒剂5吨。同时面向社会累计筹集款物99.87万元,用于灾生活重建。向天津捐赠1500件防护服,为基层社区残疾人提供防疫保障。向内蒙额济纳旗残联捐赠羽绒服130件,通过区残联向青海转赠物资近200万元解决当地残疾人生活物资短缺问题。通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作形式,较好地塑造了首善之区社会各界患难相助、休戚与共的良好形象,我会及爱心企业的义行善举也得到了当地残疾人基金会和残联的一致好评与感谢。

一年来,面对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的冲击和影响,基金会狠抓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坚持照章办事,规范运作,一棒接着一棒干,一步一个脚印抓,体现了一个公益组织应有的使命担当和职业道德。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市残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人士支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各位理事、监事和秘书处的同志不辱使命、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结果。许多同志心有大爱,行有大德,不计得失,迎难而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基金会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金会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是可持续的精品公益项目不够多,社会影响力和公益感召力有待增强;二是个别人员业务水平与岗位需要不相适应,劝募筹款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服务支持理事利用资源、发挥作用的成效不够明显,与残疾人期待还有差距。以上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切实加以克服和改正。

二、2022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基金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公益慈善事业以及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残联工作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规范内部管理,从残疾人康复、就业、文化、助学、善行北京、圆梦助残六个方面,巩固拓展公益项目,创新筹措渠道方式,扩大慈善宣传影响,建强志愿服务队伍,为推动首都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做出新的贡献。

(一)深化党建引领,切实增强助残工作使命责任。

按照党内生活制度和上级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和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基金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能力、服务残疾群众的举措和成效。二是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观念,谋划公益助残事业首先把握政治要求、考虑政治后果、顾及政治影响。强化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融入国家对口支援、扶贫救助、乡村振兴和城市治理等工作中。三是深入边远郊区慰问调研。秉持“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使命,走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挖掘讲好10个京华大地残疾人故事,形成一份北京市困难残疾人需求调研报告。邀请理事一同走进残疾人家庭、助残机构,亲自感受残疾人身边的大情小事,共谋基金会的建设与发展。

(二)夯实管理基础,全力做好评级评估各项准备。

加强基金会内部自身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力做好评级评估各项工作,保持原有4A等级,力争实现5A突破。一是坚持科学化管理。严格基金会工作条例,优化内部设置,规范工作流程,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反馈、事后有总结。二是坚持规范化运作。健全完善内部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让公益运作规范合法、公开透明,经得起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坚持常态化宣传。完善基金会网站、微信等自媒体,广泛宣传公益信息,提高基金会关注度、信誉度和影响力。

(三)巩固品牌项目,努力实现公益项目高效执行。一是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继续实施好“我在内蒙有只羊”(2.0版)公益项目,争取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公益,计划筹款140万元,确保精准扶贫不断档,残疾人家庭不返贫。二是继续推进“We+多元人群综合性赋能平台项目”。努力将该项目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能力,形成孵化经验进行推广。三是有效推动“一份菜一份爱”月捐项目。邀请专家和各资源方,与北京电视台共同举办项目研讨,一起动员200家以上餐饮单位,通过销售菜品月捐的形式,筹集并妥善资助更多困难残疾人。四是探索启动自闭症脑科学研究项目。这是基金会首个研究类定向捐赠项目。力争与有关单位达成长期合作,共同为促进自闭症患者康复,解决自闭症家庭困难提供北京经验、首都方案。五是组织实施文化助残项目。落实曲艺助残三年战略框架协议,携手爱心单位组织送曲艺到乡村、进社区,同时展开残疾人曲艺人才教学培训工作。举办“书香暖京城”活动,动员出版社捐赠图书,共同提高我市残疾青年文化素养。

(四)举办公益活动,大力营造助残事业浓厚氛围。一是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

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和99公益日等节点,举办多场主题公益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我市残疾人事业,用心用情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二是落实帮扶残疾人就业任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扶残疾人就业公益慈善项目和活动。举办第三届北京残疾青年融合创业大赛,引导社会资源支持残疾人创新创业,展示残疾青年高质量就业新业态、新成果。举办微瑞筑梦创新创意助残项目征集活动,号召各方力量孵化助残创新项目,探索助残应用技术,赋能残疾人高层次就业。三是组织百场“公益助残、商业向善”思享会。对标首善标准,继续研讨交流,不断拓展残健融合创业就业新思路,探索中国特色慈善公益新路径,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水平。一是增强综合素质。

加强党的理论、意识形态、慈善领域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借鉴学习兄弟单位管理经验和公益项目,努力提高人员服务管理、洽谈协调与资源整合能力。二是加大筹资力度。在保持与既有伙伴良好沟通合作,确保品牌捐赠项目可持续的同时,着力拓宽募捐渠道,提升社会活动能力,争取更多公益资源。三是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北京”网站,招募助残志愿者。动员助残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单位,组建助残志愿服务队。通过协办北京市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22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残联),以赛代训,锤炼队伍四是形成联动机制。深化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狮子会及其它基金会等组织的公益合作和互动交流,继续争取中基会转赠项目,联合研发公益活动项目,努力实现多方资源共享。